登录 | 注册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驾驶人在线 >> 驾考宝典 >> 了解学车 >> 正文

“自私式开车”招人恨 细数司机开车陋习

分享到:

在汽车保有量急速上升的今天,一些驾驶者的开车素质似乎并没有同步提高,滥用远光灯、堵车加塞、一车踩两道等现象在公路上屡见不鲜。8月4日,网友“发型不乱”就在论坛开帖,和网友们盘点让大家深恶痛绝的开车方式,对此,本报联合大渝网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网络调查,其中,强行变道超车、堵车加塞等这类影响他人的“自私式开车”最不受待见。

滥用远光灯成众矢之的

“我最恨的就是在市区开远光灯,而且会车还不关灯的。”在“发型不乱”的帖子中,网友“生2011”的回帖得到不少人的呼应,滥用远光灯的行为成众矢之的。“生2011”说,交通法规规定150米内必须关远光灯,但一些司机并没有遵守,一点素质都没有。

驾龄5年的邓先生自从买车后都是开车上下班,每天来往于双碑和沙坪坝之间。邓先生告诉记者,自己最痛恨随意开远光灯。邓先生说,现在很多远光灯都是采用的氙气灯,亮度极高,100米之内几乎让人睁不开眼,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就只有虚着眼睛慢慢开,以免发生事故,“去年过年的一天晚上我到金凤那边和朋友吃烤羊,就遇到一辆大货车打着远光灯朝着我开来。金凤那边的路窄且烂,对方开得又快,活生生将我逼到路边大石上去了,差点把底盘打坏!”

同时,一车两道慢慢开的开车习惯也遭到网友们唾弃,网友“mertin”回帖称,他很不能理解有这种陋习的人是怎么学出来的,因为驾照考试中一车走两道的行为可以说是“死穴”。

最招人恨前五位,你有吗?

8月5日,本报将网友提出的开车陋习进行整理,同时联合大渝网展开调查,截至8月17日晚8点,总共5905人参与调查。根据调查结果,随意开远光灯、强行变道超车、堵车时加塞、一车走两道慢慢走、不打转弯灯等行为,名列“招恨”前五位,均为只顾自己方便,不考虑是否影响别人的自私行为。而高跟鞋、拖鞋、光脚开车,左手放在驾驶室外,回头和乘客说话,开车抽烟等个人习惯,虽然危害也大,但在调查结果中排在后面。

对此,高新区交巡警支队张亮警官表示,排在前几位“招恨”的开车行为,都会直接影响到其他驾驶者,是属于比较“自私式”开车方式,张警官称,在实际生活中,驾驶者素质参差不齐,但是养成好的驾驶习惯对行车安全有直接影响。

“自私式”开车何以泛滥?

“因为大家都这样”

参与投票的伍小姐告诉记者,曾经她也非常注重养成好的驾驶习惯,“偶尔也会被其他驾驶者的坏习惯激怒。”她说,在驾校学习时要求不能做的,真正上路后才发现,满大街的人都在做。

伍小姐举了一个例子,堵车时大家都很心烦,本来道路就已经很窄,还有车在“缝缝”里面穿,“既然你不守规则,那我为什么要让你?”她说,气愤之余,自己也会跟着抢塞,路上的人都这样反而让交通更拥堵,“要不走大家都别走。”说起这些自私的开车行为,伍小姐偶尔也会感到后悔。

“反正交警没看到”

采访中,存在侥幸心理也是造成“自私式开车”的原因之一。

“说老实话,我也没得打转弯灯的习惯。”陈师傅告诉记者,自己开车的确很随意,曾经也吃过不少亏,“没打转弯灯,结果超车的时候和别个的车撞了,虽然人没事,不过我负全责。”他称,自己想的是,没有摄像头,没有交警,违规也没人抓住把柄。

交巡警:司机规则意识淡薄

昨日下午,重庆市交巡警官方微博管理员李常江警官向记者介绍到,在微博上他经常会接到网友们对“自私式”开车习惯的反映,交巡警的官方微博也会时刻就此问题对广大驾驶员进行宣传教育,因为各种各样的小陋习都会造成大隐患。李常江警官称,究其原因最主要还是驾驶员的素质问题。

高新区交巡警支队张亮警官也说,一些人规则意识淡薄,一人不敢行事,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,就变成“一人做叫‘自私’,大家都做就成理所当然”,即便违法也心怀侥幸,只希望别人做到,对自己则网开一面。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教授唐秋生对记者打了一个比方,他说有时候堵车堵得严重,许多司机就开始狂按喇叭,驾驶员心里抱有“法不责众”的心态,这是不应该的。

建议

驾校应加强公德教育

那么如何让驾驶员“不那么自私”,唐副教授也为记者列出了答案。唐副教授说,首先要从源头上抓起,比如驾校不能只着重于对驾驶员行车技术方面的培养,缺乏在行车道德方面的感染,驾校应该有这方面的责任感;另外,驾驶员自己应该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,同时交通部门要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。

李常江警官也提醒,当大家开车途中遇到那些素质低下的司机,一定不能斗气和乱了手脚,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处理,避免造成交通事故。



相关文章
当前在线用户
今日模拟考试用户
90分以上用户
恭喜他们顺利过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