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峡导报近日连续报道了漳州个别驾校教练落跑引发的问题,引起不少读者的共鸣,读者纷纷讲述自己学车的种种遭遇。记者经多方求证后,发现驾考行业确实有点乱。
乱象1、“多多益善”的学员
看到导报近日关于驾校的报道,漳州师院大三的周同学也耐不住了。他向导报记者透露,教他的戴教练就曾向他坦言,每年开学都要忙着招收学员,每次都能招到500多名。
据介绍,戴教练有6部教练车。“算上折合率,一部车能考3个人,一个月也就考十几个,一年下来,能考两百多个就不错了。”剩下的这些学员怎么办?结果显而易见。前几天,被积压的学员接到了戴教练的通知,来退款。没有协商,直接将之前每人收取的1500元预付款还给他们。
周同学又算了另一笔账,“我们每个学员当初都先交1500元,500多个学员就有75万元。而这些钱也不知道教练都拿去做什么呢?”
超收学员的教练自然不只一个,经调查,这种情况在漳州的驾校中比较普遍。教练手中的这些钱是否就成了个人的“流动银行”,不禁让人想一探究竟。
乱象2、“一女多嫁”的教练证
“我一直到考试的时候,才知道教我的教练并没有教练证,他是用他姐夫的教练证。”刚拿到驾照的陈小姐,虽然满怀喜悦,但向导报记者谈到学车的遭遇时,不平之情溢于言表。而之前本报报道的“沈教练”,实际上也不具备教练资格,仅是车主而已,将车挂靠在驾校。
一位曾从事教练多年的陆先生透露:“教练证其实是个香饽饽,用来出租的话,一年租金是5000元。如果驾校聘请有教练证的教练,成本比较高,所以一些驾校就聘用没证的师傅,租个教练证来培训。”
他说,一本教练证,可以挂靠在多家驾校,对教练而言,一名教练在一所驾校内,每个月学员的考试名额有限,如果靠挂了5家驾校,这些名额自然随之增加,收入也水涨船高。
作为挂靠驾校的车主,原本是该聘请持有教练证的教练来教学,可是不少车主居然也教起车来,车主和教练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大。“挂靠驾校,代收学费”已经成为驾考行业的一个“潜规则”。
乱象3、不明不白的“茶水费”
“我正准备考科目二,但是我很奇怪,每次学车教练都要求,每人必须交5元茶水费,也不是直接交给他,直接放在桌上,最后也不知道谁收走。”读者熊先生向记者描述了他学车过程中的奇怪收费。
熊先生还称,他和其他学员搭乘教练车去长泰考试,还被要求缴纳30元的车费给教练。但在每次科目考试前,他总会收到驾校发来的短信,称学费以外绝不收取任何费用。
这些名目繁多的额外收费,与驾校承诺的“一次性收费”背道而驰。
据了解,早在2011年11月份,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漳州市交通运管局,召集全市驾校开会,向社会承诺实行“一次性收费”。
乱象4、教练说了算的补考费
如果补考,每个驾校的收费也不一样。近日在准备科目二补考的杨小姐联络导报记者,说:“我科目二补考要交400元,教练还声称别的驾校都要收500元,已经便宜一百了。可是我在省物价局的网站上看到的并不是这个价格。”
而刚参加完科目三补考的周先生表示,教练要求他缴纳科目三400元的补考费。
另一位严小姐已经顺利取得驾照,据严小姐回忆,直到科目三(路考)的当天早上,教练才在车上委婉地告诉她,给考官的红包,几百元就好,包不包也随他们。她求个安稳,包了300元。
对教练和驾校来讲,这些钱作为学员的一颗“定心丸”,最后下落不明。从学员方面来说,如果能扎实学车,是不是也可以对这些“隐性收费”说不呢?
驾校与教练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,让学员摸不清头脑,各种收费更是“剪不断理还乱”。学员们唯有脚踏实地地练车,对各类额外收费留个心眼,交钱后索要凭据才是“正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