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海峡导报关于学员与驾校、教练之间“罗生门”的报道,引起了一位有类似遭遇读者的共鸣。读者讲述了她和朋友遭遇“教练携款落跑”的复刻版。记者随后进行了调查。
熟人介绍交钱未索凭证
许小姐是一个上班族,今年3月,她和三个朋友一起结伴学车。经人介绍,她认识了卢教练,但由于卢教练有多名学员还没有安排,所以将4人介绍给吴教练。
与吴教练见面后,许小姐等人跟着他到其所属的三龙驾校报名、填表格、拍照。吴教练说:“你们不是漳州本地人,没有暂住证,必须摇号参加理论考试,估计要等一段时间,我先安排你们练车吧。”能够尽快摸到车,许小姐自然很高兴。第二次见面,许小姐和朋友4人就按照吴教练的要求各交了1000元现金作为预付款。出于信任,他们没索取收据,并敲定学费为3000元。
而许小姐第四次来到约定的练车地点等候时,吴教练并没出现,拨打其电话也关机了。接下去的半个月,许小姐都无法与吴教练取得联系。这时,介绍人卢教练说:“小吴他跑了,钱都给他卷走了。”
教练落跑驾校无人接管

在寻人无果后,许小姐和朋友联系上了三龙驾校负责人蔡先生。蔡先生承认吴教练已经消失好多个月了,手里一堆学员没人管。
而一名在三龙驾校分管业务的女子直怪许小姐等人自己不谨慎,说:“你看我们墙上都写着呢,不能把钱交给教练,必须交给我们财务部才有保障!”
对于许小姐及朋友的预付款,蔡先生昨日告诉导报记者:“许小姐他们交钱没有索要收据,如果是汇款的话,还能有个银行转账凭证,但现在什么证据都没有,我们也不能赔偿他们。”
但驾校为什么长时间没回复许小姐?蔡先生称,许小姐要重新报名,驾校可以考虑在当前价格的基础上优惠几百元钱。
管理混乱监管部门应介入
比较许小姐的遭遇和本报昨日报道中的案例,可以发现,两种的流程大致一样,可以分为5个步骤:
熟人介绍(所以学员戒备心不强)―――驾校报名(更加相信不会被骗)―――预付学费给教练(因为信任,所以未索收据)―――教练落跑(学员大呼上当但为时已晚)―――驾校不理(学员愤愤不平但无可奈何)。
这种不规范的管理,责任能推就推的态度,实在让人费解。